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会员中心 | 我要投稿 瑞安网 (https://www.ruian888.cn/)- 科技、建站、经验、云计算、5G、大数据,站长网!
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创业 > 经验 > 正文

共享电动车领域到底有没有可能重复共享单车的火爆?这个产业有戏吗?

发布时间:2018-12-23 07:17:19 所属栏目:经验 来源:互联网
导读:共享经济的风头在最近一年多非常的火爆,继共享单车之后,今年的清明节前后,共享充电宝又获得了多家顶级投资机构的青睐,短短时间内已经有多家公司参与到共享充电宝的赛道中。不仅仅是共享充电宝,实际上,除了共享单车,共享充电宝之外,共享快递类别的

  在北京市的规定中,曾经被叫停的小蜜和7号电单车经过整改后,符合了北京市的要求:“时速在20公里以内、重量不超过40公斤、可脚踏骑行等”,基本上就把共享电动车变成了“共享电单车”,也就是电力+脚蹬的模式。但,这两款经过改进的车子,依然面临不给发牌照的风险,官方给出的原因是“安全隐患大”。

  所以,政策因素不管是监管牌照还是其他方面,归更到底是利益之争,你做做校园,景点、企业园区之类的就算了,这个反正出租车也不会来竞争,但如果做成全城的模式,哪怕你能解决无桩的问题,基本上要全面推广的难度是很大的。

  4、收费模式

  与共享单车领域比较统一的收费模式相比较,共享电动车领域的收费相对而言是非常混乱的,各家的收费标准差距比较大,主要原因就在于盈利的压力不同。

共享电动车领域到底有没有可能重复共享单车的火爆?这个产业有戏吗?

  由于电动车涉及到充电的问题,因此其收费大部分会参考出租车的模式,即:起步价+,每公里的收费。

  以7号电单车为例,5公里内收费2元,超过5公里每公里加收费1元。那么,9-10公里的距离收费为6元。当然,市场上有比这个便宜的,也有更贵的。

  我们以一家主打校园的共享电动车公司猎吧的数据为例,该公司每天每辆车号称能带来10元的收益,每辆车成本控制在2000元左右,那么理论上最理想的情况下他们200天能够回本。实际上由于盗损和各种其他费用,能够在一年回本就算不错了。

  以小黄车ofo很低的单车成本,利润上2个月之内就能回本的模型,到目前仍然处于烧钱的状态,那么共享电动车们如果发现了城市共享之路很难行得通之后,一窝蜂都往校园、景区和企业园区去挤的话,其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能比共享单车有过之而不及,而市场天花板则比共享单车要明显的多,所以,资本不愿意投也是正常的选择。

  我们前面提到,目前大部分的入局者都采取加盟的方式,收取一笔加盟费,然后共同来经营,部分情况下经营者也可以对加盟商提供电动车。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经营者能够比较快速的回笼资金,并且减少投资的压力。但问题在于加盟运营的管理难度较大,而且对于盈利模型而言,双方利益如何分配,如果出现持续的亏损,双方的风险如何均摊等等,出现盗损的风险之后双方如何共同处理,分担成本……,对于这些初创企业而言都是不小的挑战。

  我们不能排除未来少数共享电动车公司主打加盟模式,并且进行数据造假,一旦形成庞氏骗局,这种重资产的模式将会害死很多加盟商。

  除了上述的问题之外,共享电动车还存在维修成本高,,道路交通安全隐患大以及事故权责界定难度大等问题,不再一一讨论。

  竞争者

  除了共享单车之外,共享电动车至少面临两个方面的竞争者:共享单车,无人驾驶车。

  共享单车其实不用多说,中短途的骑行依然是很多人的首选,其一是因为运作相对成熟,大量资本介入后,短期内大牌的公司倒闭的风险比较低,押金相对安全;其二是价格更便宜;其三是数量众多,寻找车源更方便。

  还有一个潜在的强有力竞争对手,那就是无人驾驶。

  很多人都认为无人驾驶离我们还很远,但有一家叫驭势科技的公司,已经在今年推出了低速无人驾驶解决方案,并在广州的白云机场定地方进行了试运行。

共享电动车领域到底有没有可能重复共享单车的火爆?这个产业有戏吗?

  无人驾驶的方案,对于多人的情景比共享单车和共享电动车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,你可以在车上拍照,休息,聊天甚至睡觉,所要做的仅仅是设定好行车的路线。这对于出行者而言是非常有吸引力的,你可以用最“懒”的方式享受最舒服的体验,腾出来的双手可以拍照,可以看手机。而你的注意力可以放在聊天和享乐方面,而不用紧绷神经关注前方。

  在共享电动车目前主要的应用场景:校园、企业园区以及景点中,无人驾驶方案可以起到很好的替代作用,并且体验更好。

  当然,无人驾驶技术目前还在完善中,而且对于单个人的出行而言,可能并不那么方便使用,费用方面现在也没有定论,因此,短期内共享电动车依然存在机会。

  除了无人驾驶车之外,共享汽车目前也已经在全国开始流行,这里不再赘述。

  共享汽车模式对于用户而言,同样可以解决5公里以上的出行问题,尤其是涉及老弱病残孕的用户群体,则汽车模式显然比单车模式要好得多。

共享电动车领域到底有没有可能重复共享单车的火爆?这个产业有戏吗?

  结论

  共享电动车领域从有人布局到现在,也已经有两年时间了,但这个领域一直不温不火,目前入局的十几家公司中仅萌小明,闪骑电单车等公司获得了投资,而且与共享单车动辄上亿的投资相比,投资额度其实是很小的,尤其考虑到单车成本要比共享单车要贵的多,因此目前来看铺设的面和密度跟共享单车比较都很小。

  由于充电问题和成本问题,共享电动车的“无桩”模式在目前阶段推广存在很大的难度。同时,由于政策风险较大,共享电动车在各个城市的推广并不算太顺利,被叫停的情况屡屡发生。由于最后10公里已经把手伸入了出租车的领地,因此,政策风险会长期存在。

  目前做的相对好的公司基本上都在校园场景、企业园区场景和景区场景等特定小范围场景中做文章。但这些场景一方面市场空间有限,另外一方面则面临的竞争非常激烈,共享单车、共享电动车、景区和园区自营的交通工具、无人驾驶汽车、自购交通工具等等,其中,除了共享单车之外,小商帮科技看好共享电单车和无人驾驶摆渡车两种模式,共享电单车骑行速度快,省力,续航能力相对强,车身相对轻便,是共享电动车领域最有可能脱颖而出的品种,而无人驾驶摆渡车则有更好的体验,尤其在人数较多的参观场景中,体验会比共享单车,共享电动车等要好得多。

(编辑:瑞安网)

【声明】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,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,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!

热点阅读